总有葱友不信邪,认为自己这次买到的肥料,不光便宜,而且用了以后大葱长势哇哇好,事实真的如此吗?最后的产量真的能够如您所愿,轻松亩产一万五六吗?别做梦了。
其实这是低价化肥制造商常见的“把戏”,通过调整氮、磷、钾的比例来降低成本。但是肥料调整完比例以后,怎么让您短时间内看到“肥效”,巧妙瞒天过海呢?
实际操作很简单,他们会提高氮肥(通常是三者中最便宜的成分)的含量比如尿素,同时降低钾肥(三者中最昂贵的成分)的含量,有时甚至完全省略钾肥。
原本应含有均衡比例15-15-15(即氮、磷、钾各占15%,总含量为45%)的化肥,被调整为30-10-5的比例。
这样的化肥在施用初期,由于高含量的氮肥,大葱会表现出旺盛生长态势。然而,由于钾肥含量严重不足,在后期的生长中会出现缺乏后劲、脱肥的现象,最终导致产量显著下降。
很多葱友应该会遇到葱脖子发软的问题,这就是典型的钾肥不足的表现之一。
劣质肥料提前透支了葱株寿命,前期的旺长打消您心中的疑虑,等到后劲不足的时候,大葱长势越来越差,但是由于间隔了一段时间,您很难将现有的葱田颓势与之前用的肥料联系起来。
1、缺啥补啥。
在实际生产中,葱友往往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化肥等同于氮肥和磷肥,只要大量施用这两种肥料就能提高产量。
然而,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大葱生长的实际需求来施肥,即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,且需精准控制补充量。同时,不应忽视微量元素的补充,尽管其需求量小,但同样对葱株生长至关重要。
2、针对性施肥。
盲目施肥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顾及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,一味大量施肥,结果往往导致“投入增加而产量不增”的现象。因此,应深入研究施肥量与大葱产量的关系,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方案。
在科学化大葱种植章程中,肥水管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,葱满满技术团队在为葱友定制肥水方案的时候,会充分参考当地的土质和用肥习惯,结合相似服务案例,最终给出相应的方案规划。所以我们的葱友经常比周围的朋友邻居产量高。
种葱就找葱满满,如果您在大葱种植管理上很迷茫,您可以随时联系葱满满工作人员,我们为您提供一对一技术解答。种葱就找葱满满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